1认准风湿免疫科 在治疗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有很多的病人虽然是在公立三甲医院治疗,但却在骨科、疼痛科、中医科、普内科等治疗,虽然这些科室医生可能也略懂,但毕竟不是专科医生,对药物剂量把控可能不到位,对行业内的最新进展可能不能跟进。比如有一些患者在治疗的时候,甲氨蝶呤每周4片,治疗半年,但却效果不佳。在把甲氨蝶呤加至每周5片,关节就不痛了,炎症的指标也明显的下降了。因此建议大家至风湿免疫科诊治! 2耐心等待药物起效 经常有一些病人,服药1-2周,关节还痛,就认为药物无效,无情的丢弃抗风湿药物(甲氨蝶呤、柳氮磺胺吡啶、羟氯喹、来氟米特、艾拉莫德等)。殊不知这些药物起效一般需要2-3个月。在等待药物起效的2-3个月内,需要同时服用消炎止痛药物,甚至小剂量激素,临时改善症状,待抗风湿药物起效后,逐渐减停消炎止痛药物或激素。因此建议病友耐心等待抗风湿药物起效,一般至少3-6个月无效,才认为这个药无效。 3思路决定出路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全世界也没有根治的方法。专科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有效率一般是60-70%,因此的确有部分病人治疗效果不佳。很多病人经过规范治疗3-6个月,病情仍未控制,医生会更改或调整治疗方案。但可悲的是很多病人根本不给医生这个机会,马上换医生、换医院,或是寻找秘方去了!作为慢性病病人,应该明白长期规律随访的重要性。 所有慢性病的治疗模式都差不多:医生制定物美价廉方案→观察疗效→有效→继续该方案→无效→更改或调整治疗方案→观察疗效。但由于医疗体制问题,中国病人看病随意性很强,病人自己认为无效就离开了,而不是找医生继续调整治疗方案。最后反而耽误病情、误入歧途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案有很多种,要根据病情不断尝试,只要规范治疗的话是极少有无法控制的。因此建议大家不管疗效如何都需要随访,让专业的医生调整治疗方案,而不是自己道听途说的去选择治疗方案。 4细节决定成败 很多病人就诊不带病历本,或是每次换一本!每次要病历本,很多人说一直是你看的,带病历本有啥用?医生每天看几十个病人,不可能记住每个病人的细节问题,需要病历本辅助。相反有部分病人,把每次就诊的重要化验指标及用药做成表格,医生一目了然!这样的病人治疗效果基本都好,而且他做什么事都会做好! 再比如有很多病人去北上广看病,3个月随访一次,不管病情是否变化,都是3个月去复诊。部分病人治疗效果不好,部分病人出现药物副作用没有及时调整。这些病人往往失去治疗信心,认为这么好的医院,这么有名的医生,还是治不好自己的病。实际上在治疗的时候应该要病人就医方便,有问题及时就诊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这种不定时发病的慢性病,在当地医院风湿免疫科找个靠谱的医生定期随访、有问题及时就医才是王道。而盲目追求最有名医院、最有名医生,却做不到及时随访,反而本末倒置,无法获得好的疗效。 |